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最新资讯
快捷导航

审计新闻

创新方法 加强管理 荆州市审计局努力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03日|点击数: |字体:
 

今年来,荆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审计组织形式、审计成本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公开的新方法、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在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创新计划管理模式,增强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严肃性。该局在引进《审计项目管理系统》的同时,实行了前期计划摸底调查、中期计划运行情况考核和末期计划执行效果考评,对审计项目计划初步实行了动态管理,确保年度审计项目计划顺利有效执行。如:年初加强计划制定前的调查研究,使审计项目更加贴进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贴近党委、政府急需了解或解决的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年中分批次调整审计计划,严格考核项目执行进度;年底开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维护了审计项目计划的严肃性。
二是创新审计现场管理模式,取得了节约审计经费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双重效果。该局坚持行政事业单位送达审计制度、审计组生活费等经费自理制度,明确规定市直行政机关、一般事业单位以送达审计为主,在实施送达审计时,适时选择就地调查取证时机,确保审计质量,审计中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准”的规定,并参照“八不准”的要求,实行生活费等部分审计费用自理。与此同时,审计组廉政反馈卡以及审计日记等相关制度、审计回访等各项制度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审计组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三是创新审计质量控制模式,达到了“严谨细致,提高质量”的要求。该局在严格审计程序、坚持“三级复核”的同时,还对每个审计项目实行集体审定,并进行审计质量复核评分和审计项目综合考核评分,在审计的全过程认真贯彻审计署提出的“严谨细致,提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审计质量明显提高。另外,基层审计机关也进一步加强了审计质量控制,如公安县审计局与各股室签订审计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洪湖市审计局实行了全员审计质量风险金制度,并在工作中监控到每个审计环节,县市机关的审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是创新审计成本管理模式,得了节约审计经费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双重效果。该局制定了《荆州市审计局审计项目成本管理办法》,边摸索,边实践,在审计成本管理上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主要是将与审计项目直接相关的费用核算到每个项目,局机关按年度项目计划建立项目成本管理台账,对审计项目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并在机关财务账上单独核算每个审计项目成本。通过严格控制审计成本,既节约了审计经费,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五是创新审计组织形式,实现了“上审下”与“上下联动”的有效结合。该局在民政事业费审计、农村信用社审计调查、县域城网改造项目审计中,积极探索审计资源整合模式,在审计组织形式上打破市、县两级界限,科学合理安排审计工作进度,优化组合审计力量,充分调动市、县两级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审计项目质量成果明显提高。如在全市的民政事业费审计中,市局统筹安排全市审计力量,对公安、石首等县市实行“上审下”,通过这种联合作战的方式,圆满完成了全市民政事业费审计任务,审计情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批示,促进政府出台了加强民政事业费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在对荆州供电公司县城电网改造项目审计中,市局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集中市县两级审计骨干,分成9个审计组,审计总金额达到4083万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审计任务,提高了审计效率。
六是创新审计政务公开模式,探索了审计公开的多种有效形式与途径。该局围绕审计政务公开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对荆州审计网站进行多次改版,一方面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政策法规全部公开,另一方面所有审计项目一律实行审前公告,并增加了“审计播报”、“先进性教育”等栏目,审计公开得到了市委先进性教育督导组、市政府信息中心的高度评价,荆州审计网站也获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非经营性ICP电子认证”。此外,该局所有审计项目的结果都在被审计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上予以公开,这一举措在被审计单位引起较大震动,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荆州市审计局)

分享到:

上一篇:十堰市经济责任审计做到“五个紧扣”

下一篇:襄樊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