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最新资讯
快捷导航

审计新闻

加强审计监督 创新审计方式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30日|点击数: |字体:
 

——访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党组书记仁松

■本报记者 韩相泽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审计机关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任务,不断探索审计工作的新方式,有效保障了自治区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促进了自治区各部门、各单位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日,记者就此项工作专门采访了自治区审计厅党组书记仁松。
记者:请仁松书记介绍一下西藏自治区审计工作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仁松:2005年,西藏自治区各级审计机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审计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依法履行监督职责。2005年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175个单位(项目),查出各类违纪违规使用款项金额11.1315亿元,决定处理处罚应上缴财政265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5200万元,调账处理金额2.9757亿元,自行纠正1.1004亿元,减少财政拨款37万元,移送纪检监察 该 内容由 中 审 网 校 所 属 ww w.auditcn .com部门处理2人,涉及金额26万元。
在取得上述成绩 该 内容由 中 审 网 校 所 属 ww w.auditcn .com的同时,自治区审计部门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使去年的工作呈现出审计重点突出、整改效果明显、机关建设加强三大特点。首先,认真贯彻“二十字”方针,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在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审计方面,去年审计机关对36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类违纪违规使用款项金额2.8965亿元。针对存在的隐瞒收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无预算指标拨款等问题,审计机关在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处罚的同时,还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法制观念、健全科学决策的意见,有效促进了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等工作。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企业审计方面,审计厅重点对川藏公路西藏段整治改建工程等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各地市组织对9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共查出各类违纪违规使用款项金额4.8283亿元,核减工程价款749万元,查出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违纪违规使用款项金额2.1957亿元,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审计意见和建议。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受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对33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2名企业法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使用款项金额63万元,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积极开展行政事业性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支持对审计工作过程中查出问题的进行整改。2005年7月,审计厅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了《2004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办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2004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审议意见的通知》。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副主席武继烈对此专门作了重要批示,绝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和部门都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如自治区财政厅专门召开会议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及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办法》、《西藏自治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从源头上防止了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专项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再次发生。截止到去年11月底,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已完成应缴国库资金的98.6%、应归还原渠道资金的96.8%、应纠正资金的92.3%、应调整会计账目资金的100%、应纳入财政专户资金的100%,整改效果明显好于往年。
记者:随着“十一五”的开局以及青藏铁路的即将通车,西藏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自治区审计部门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继续为西藏的发展服好务?
仁松:“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带来了根本性转变。审计工作也要适应这一根本性转变的需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更新审计工作理念。要树立“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理念,将审计工作放在西藏发展的全局来思考,通过审计从宏观层面进行深刻分析,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审计建议,防止就审计而审计。要树立“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理念,通过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为我区经济发展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腐倡廉工作、干部考核任用工作、被审单位的整改和规范等服务,防止就审而审。要树立“监督关口前移”的理念,注重事前和事中审计,实行全程监控,防止只重事后处理、一罚了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要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审计项目中。做到审计计划科学,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调查研究充分,审计方案符合实际;审计实施彻底,对重大问题查深查透;审计取证及工作底稿规范,定性准确;审计综合分析透彻,审计意见具有针对性;审计决定落实到位,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当前要特别善于研究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屡查屡犯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副审计长令狐安都对此作了强调。就西藏的实际情况看,探索效益审计要从投资领域切入,因为投资是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的重要方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西藏又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所以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全区审计部门在关注基本建设总体投资效益的同时,还要全面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抓住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益等环节开展效益审计,揭示问题,减少损失,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审计部门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审计机关建设,努力推进审计机关“人、法、技”的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审计队伍。
记者:“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审计部门在这方面将有何作为?
仁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带着对广大农牧民群众最深厚的感情,关注农牧业,关心农牧区,关爱农牧民,把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使审计监督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起到谋士作用,为维护农牧民群众根本利益起到勇士作用,为确保涉农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起到卫士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区审计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加强对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如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农牧区饮水、通电、通路等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这部分资金合理使用,发挥出应有效益。其次,加强审计调查,促进各项惠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围绕自治区发展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政策,对农牧区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建设方面的政策执行与落实情况,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制定和调整农牧业政策、拟订农牧区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再次,要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新路子,逐步加大效益审计的分量,认真分析影响涉农资金使用效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农牧业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最后,创新审计工作方式,不断开拓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途径。要根据涉农资金的走向和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审计方式和方法,揭示和预防涉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对审计结果的宣传公告力度,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对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问题予以曝光。


分享到:

上一篇:6月1日起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30%

下一篇: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绩效审计查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