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最新资讯
快捷导航

审计新闻

提升作业规范 强化质量控制 京津冀办出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指南》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9日|点击数: |字体:
 
近日,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制定出台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指南》,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关键点以及需要形成的标志性文档作出明确规定。该《指南》大大增强了审计质量控制规则的条理性和可操作性,成为该办提高审计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该《指南》以审计署6号令为基本依据,在对审计署各项质量控制规章、准则和规定予以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现有规定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归纳提炼,用81条规定完整简练地列示了审计项目的工作步骤和关键控制点,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审计流程和各阶段应该形成的36个标志性文档,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易学易用。

  与现有的质量控制规范形式相比,该《指南》突出了两大特点:第一,形式上的简洁透明和内容上的完整细致紧密结合。《指南》将数十个文件提炼成一篇仅有五千字的文档和一张图表,同时在形式上对质量控制规范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和压缩。但在内容上,《指南》从“开展审前调查”开始,到“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议及调整”、“记录审计日记”、“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现场的监控、复核与检查”、“审计报告的编制、审定与签发”,直至“审计档案的整理”等各个环节,有一套完整的审计过程控制规范贯穿其中,对审前调查报告等文档的内容也进行了明细要求,尽可能地实现内容和体系的完整周密。第二,制度承接和规范创新巧妙结合。《指南》针对计算机审计等技术创新,对质量控制规范进行了必要的完善和创新,通过梳理总结该办近两年出台实施的《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网上审计操作规则》及《审计数字化应用规则》等规定,把审计方式创新环境下的审计业务、管理、计划、决策等信息化审计活动纳入了规范、科学的过程控制,根除了质量控制体系的传统“盲点”,实现了现有制度和创新规定的成功对接。同时,《指南》紧跟信息化形式要求,规定审计人员统一使用AO系统最新版记录审计日记,确保了形式规范。

  京津冀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指南》的出台,对于进一步促进审计人员从总体把握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从而推动该办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具有积极意义。(刘秀芳)

分享到:

上一篇:审计署铁道部联合召开审计进点电视电话会…

下一篇:董大胜对农业银行审计提出要求 强调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