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08年审计理论与事务复习要点:第十章(2)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8日|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审计网|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第二节 效益审计程序

  效益审计的过程主要包括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与后续跟踪四个阶段。

  一、审计立项阶段
  1.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1)预计的审计效果
  (2)资金规模
  (3)管理风险
  (4)影响力
  (5)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
  2.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步骤
  (1)确定可选择的效益审计项目;
  (2)收集有关备选效益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
  (3)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对于每个备选项目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优先次序。

  二、审计准备阶段
  就单个效益审计项目而言,审计准备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重点;确定审计评价标准;设计审计方法体系;编制审计方案。

  三、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
  效益审计的证据种类及所应该具备的质量特征与财政财务审计的证据种类及质量特征没有根本性的差别。
  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的直接目的是形成审计结果,使审计结果的表达明确、完整、客观、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审计结果通常包括标准、事实和影响,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还包括原因要素。审计人员整理归纳审计证据的结果,就是针对上述4个要素进行回答。当然,不是每一个审计事项都要针对这4个要素确定审计结果,因为审计结果中包括哪些要素完全取决于审计目标。审计结果的确定是审计人员提出可行建议的前提。

  四、审计报告与后续跟踪阶段
  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财政财务审计没有大的差别。我国效益审计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所审项目的背景和工作目标;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分领域的具体审计目标;对数据来源和审计方法的说明;对评价标准的说明;重要的审计发现;对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审计结论;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等。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