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股审计风险犹存
【导读】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只能是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就会计跨境执法监管达成一致。而在此之前,美国股市中的中国概念股可能仍将面临由此带来的风险
用“风雨飘摇”来形容最近美国股市中的中国概念股并不为过。最近三个多月时间里,阿里巴巴股价像坐了一轮猛烈的“过山车”,顶峰“双十一”时股价近120美元(1美元约合6.15元人民币)、最惨时如3月3日收盘81.58美元,创IPO以来新低,1000亿美元市值就如此跌去。
市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时间里,像网秦、搜房网、奇虎360、新浪等中概股,股价跌幅都超过了50%。
远在大洋彼岸,中概股的命运受到诸多因素左右,其中,审计就是一道绕不开的关口。在近期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以下简称“四大”)中国成员所与美国证交会(SEC)的一场风波中,中概股就曾一度出现普跌。而类似风险,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中概股“躺着中枪”
这段风波的直接导火索是,在SEC调查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作为上市公司审计师该 内 容由 中 审网校 所 属www. a ud i tcn.com的“四大”在中国的机构拒绝应SEC要求交出审计工作底稿。
SEC称,这违反了美国法律。但“四大”坚称,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它们在未得到中国有关方面许可前交出审计底稿。
《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等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中国境内海外上市公司做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咨询服务机构的会计工作底稿必须留在中国境内,向境外监管机构交送工作底稿时必须经中方监管机构批准。
但这并未影响SEC启动讨伐“四大”违反美国法律的正式程序。2014年1月,一名行政法官裁定,“四大”故意违反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暂停其在美执业六个月。随即,“四大”也对这一行政裁决向SEC提出上诉。
“四大”的中国机构为数量高达百家、市值数千亿美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提供审计服务,这一行政裁决令市场措手不及:中概股因此普跌。
曾在普华永道中国担任合伙人、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保罗。吉利斯说,一旦“四大”被中止执业,甚至可能产生中概股退市等严重的后果。
美国证交会“投鼠忌器”
一段时间以来,SEC究竟将采取什么态度,“四大”中国成员所及其服务的在美上市公司客户到底命运如何,备受市场关注。
SEC在2月中的声明中说,其对“四大”“施加了制裁”。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SEC对“四大”进行了谴责,要求“四大”在未来四年采取具体的措施,满足SEC对类似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但在专家看来,这样的处罚只不过是“罚酒三杯”。曾担任SEC执行部律师、公共腐败和证券联邦刑事检察官达十年的雅各布·S·弗伦克尔说:“‘四大’此前最大的担心就是业务被禁。如果那样的话,对其生意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和解协议让‘四大’从悬崖上脱身了。”吉利斯说。
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四大”中国成员说,“我们很高兴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中国境内工作底稿这一行政诉讼程序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这次和解不影响我们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对所有客户一直提供的服务。”
至此,中概股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四大”缘何会赢?业内人士分析,“四大”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使得SEC“投鼠忌器”。
吉利斯说:“如果‘四大’被禁,结果可能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被迫从交易所摘牌,我觉得SEC认为这个后果太严重了。”“证交会不会明说,但与其他地区性或更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比,证交会还是很希望由‘四大’的中国成员所来做(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弗兰克尔说。业界普遍认为,“四大”还是代表了会计师行业的最高水平。
“如果证交会作出禁止‘四大’的决定,证交会有关(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的担心并不会消失。证交会的工作难度会更大,对审计质量会更担忧。”弗兰克尔说。
在审计问题上仍难高枕无忧
专家指出,这场发自大洋彼岸的风波中,难免包括美方的政治目的:通过“四大”威胁中概股,逼迫中国监管机构在协助向美国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上让步。
此前,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曾于2013年5月7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该 内 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属 w ww . audi tc n.co m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展中美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但美国的另一家更为重要的监管机构,即SEC,至今还未与中国监管机构达成类似的合作框架。此案和解后,SEC执行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这将为日后从“四大”获得审计工作底稿和其他协助奠定了基础。中国证监会也对“和解”表示了欢迎。
这是否意味着中概股今后在审计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显然不。
事实上,相较于官方的积极表态,专家并不那么乐观。吉利斯说,中方认为,在中国领土上对中国人执行美国证券法有损中国主权,但与之相对的美方说法则是,当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时,它们就自愿选择了服从美国法律法规,“看起来SEC决定把问题拖下去,而不是借机逼迫中国当局对在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调查方面提供更多的合作。”
弗兰克尔也认为,和解协议事实上表明了美方认识到,取得中国的审计工作底稿在未来仍是一项挑战,不过倘若与中方一直对抗下去对解决问题也并无益处,“和解将使双方监管当局恢复有关谈判更加容易”。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的主要观察点在于,当SEC再次索取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审计工作底稿时,本次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会为解决以后的争端奠定基础。吉利斯说,未来美方再度索取审计工作底稿时,尤其是有关在美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或者牵涉到敏感行业、敏感人物时,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
专家认为,类似问题,如果未来一直仍“个案处理”下去,将难免发生摩擦。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只能是两国证券监管机构就会计跨境执法监管达成一致。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可能仍将面临由此带来的风险。(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