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最新资讯
快捷导航

审计新闻

文明之光驻审苑——湖北审计机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03日|点击数: |字体:
 

文 明 之 光 驻 审 苑
湖北审计机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文明是火,予人以活力。
文明是光,指人以道路。
文明是热,给人以温暖。
在所有推动事业发展的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在所有提升人的素质的要素中,文明是最根本的。

对此,湖北审计机关自成立时起,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尤其是1992年开展文明创建以来,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是审计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要素,而人的素质提升有赖于文明的灌溉和渗透。为此,该厅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文明系统创建活动,用文明的方式管事,用文明的方式育人,让文明象火种一样,照亮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成为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成为推动和指引审计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以文明创建为手段,大力推动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
文明创建的主题是人,任何措施最终要落实到人上面来。湖北审计机关文明创建开展了10余年,每年都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该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提升人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一切活动围绕人展开。
1992年,是文明创建第一年,厅党组把人的培养和塑造放在首位,明确提出要通过文明创建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审计队伍。
1994年,审计系统成为全省首批10个创建文明系统之一,省审计厅确定系统文明创建要坚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主体、以监督促服务和强化管理为两冀。
1998年,该厅在提出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目标后,明确创建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素质为根本,以塑造良好审计形象为主题。
2003年,是第二次全系统文明创建的关键一年,该厅结合审计工作发展,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全体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
10余年来,该厅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把文明创建的总体目标落实为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结合厅机关实际,每年突出抓好一至两个专题教育,使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开展,先后举办了“东欧剧变形势教育”、“艰苦奋斗、过紧日子教育”、“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忆传统、做贡献、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喜迎香港回归,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崇尚科学,反对法轮功”、“顾大局、识大体、保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继续保持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个主题,有的放矢地解决一个时期的思想问题,促使审计干部不断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加强科技文化学习,提高审计干部专业水平。结合审计工作特点,每年举办一个月的审计业务培训班,请中南财大和审计署的专家教授讲课辅导;每年安排2-3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辅助审计软件培训班,厅机关50岁以下的在职人员参加了审计署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95%以上的人会操作电脑;鼓励干部职工通过自学实现学历提升,25%的同志提高了一个学历档次。全省审计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4%,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55%,能独立担任主审的占80%,分别比创建前提高了80%、4倍多和20%。
——注重引导和锻炼,提高审计干部综合素质。一方面,采取各种方式,如审计组长责任制、轮岗交流制、竞争上岗制等,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审计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标兵和模范,用先进的典型教育人,用先进的事迹激励人,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引导和示范作用。1991年以来,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49个,优秀党员285名,其中,有2名党员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在厅机关树立了胡文玉、谢胜利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和教育全厅干部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切实提升综合素质。

以文明创建为动力,大力推动审计创新,提升审计质量和管理的水平,使审计工作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项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湖北省审计厅以文明创建为动力,教育审计干部跳出旧有的框框,摆脱僵化的思想,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审计工作,用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审计事业,使湖北审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前列位置。其中,公安县的预算执行审计、老河口的联网审计经验都得到了李金华审计长的高度肯定,公安经验被誉为“代表着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方向”,老河口审计局长“卖掉小车买微机”的艰苦奋斗精神被认为“难能可贵,其经验值得全国审计机关学习和推广”,审计署向全国审计系统推广他们的经验。湖北审计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在全国同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历届审计长都肯定湖北是“出经验,出成果”的地方。
一是审计路子、方式的创新。多年来,湖北审计机关紧跟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使审计对象逐步拓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审计内容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先后总结探索了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审计、自筹基建资金来源审计、企业对比审计、综合财政审计、财政支出审计、财政“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专业审计相结合、行政成本审计、专项资金跟踪审计、重点建设项目派驻审计特派员,以及以行业为重点,搞好上下协调配合,集中力量打“整体战”、“系统战”等一系列方法和路子。
二是审计手段的创新。全省审计机关把审计信息化放在审计工作发展大局的高度,用革命的创新精神推动其迅速发展、突破,不断加大网络建设、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计算机知识培训力度,目前,全省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审计机关建成了机关局域网,全省审计系统远程通信网络进一步完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审计信息和非涉密文件的网上传输;在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等领域开展计算机审计,极大地缩短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三是审计管理的创新。全省审计机关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逐步建立了审计业务办公会、审计复核、执法公示、审计听证、审计质量检查和审计执法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不断改进和规范审计管理方式方法,对审计执法进行全方位监控,有效地规范了审计行为,确保了审计质量。
从多年实践情况看,凡是审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地方,也都是文明创建成果突出的地方。如近年来推出预算执行审计经验的公安、行政成本管理审计的荆门、计算机联网审计的老河口等审计局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文明创建,激发审计干部的创造性、主动性,防止和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情绪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工作态度,不断进行新的实践、新的创造,积极有效地推进审计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荆州市认真开展换届经济责任审计

下一篇:夷陵区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取得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