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最新资讯
快捷导航

审计新闻

石首市政供水工程效益审计引起政府重视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03日|点击数: |字体:
 
日前,石首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审计部门关于10万吨供水工程效益审计情况汇报。与会领导高度评价审计引入绩效理念和对工程效益情况所作的深入分析,市长钟鸣肯定“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突出,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有数量、有原因、有建议、有份量”。
日供水10万吨工程是石首市为改进供水质量而建设的重点市政工程,总投资5738万元,2003年元月投产后,企业效益一直不佳。今年8月,石首市审计局对这项工程实施审计,着力查找、分析了其效益不佳的深层原因:一是生产成本增加。2002年供水销售量为771万吨,日销售量为2.11万吨,单位生产成本0.94元/吨;2003年工程投入运行后,供水销售量为694万吨,日销售量为1.9万吨,单位生产成本1.104/吨,单位生产成本上升0 .16元/吨。另外,每年应付工程贷款利息218万元和新增资产折旧170万元。二是供水能力利用不足。该工程设计供水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在4万吨/日左右,但由于供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供水区域极为有限,尤其是新建的工业园区未能纳入供水范围之内,目前销售量只能达到2万吨/日左右,远未达到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三是工程投资管理欠规范。这项工程实行的不是项目法人负责制,而是指挥部负责制,且指挥长变换频繁,没有真正形成投资风险约束机制,造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效率不高。
目前,市政府根据审计情况,已初步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供水工程效益“瓶颈”:一是完善管网配套设施,把工业园区纳入供水范围,提高工程利用率;二是尽快把工程移交给自来水公司,界定其产权,明确责、权、利范围,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市政府还从该项目中吸取教训,明确今后政府投资项目一律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实行项目法人制,形成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石首市审计局)
分享到:

上一篇:黄陂区2004年审计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下一篇:十堰市审计局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经验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