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辅导:第六章(4)
五.计算
  计算是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中的数据进行重复计算或另行计算而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
  六.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而 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
  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2004年试题】
  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
  A.估价 B.截止期
  C.披露 D.机械准确性
  【答案】D
  【解析】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机械准确性。
  【2005年试题】
  下列审计取证方法中。最适于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的是:
  A.检查 B.观察
  C.计算 D.分析性复核
  【答案】D
  【解析】分析性复核适于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
  【答疑板】
  1.问: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包括哪些?
  答: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包括: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
  2.问:风险基础审计取证模式的含义?审计风险计量公式?
  答: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 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风险基础审计运用的审计风险计量公式: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
        
 
                
                            
                            培训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