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辅导:第七章(6)
| 
 控制风险的水平    | 
    | 
| 
 ①高信赖程度(低控制风险)    | 
 高信赖程度表明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情况良好。在测试检查有关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时,未发现任何差错或差错的发生率很低。因此,审计人员可以较多地依赖、利用内部控制,并相应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和范围。  | 
| 
 ②中信赖程度(中等控制风险)    | 
 中信赖程度(中等控制风险)表明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尚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或缺陷,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测试检查有关的业务活动时.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差错。因此,审计人员应有保留地信赖该企业的内部控制。为减少审计风险,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深度和广度.适当增加会计报表项目检查的数量和范围。   | 
| 
 ③低信赖程度(高控制风险)  | 
 低信赖程度(高控制风险)表明内部控制设置极不健全.或虽设计了良好的内部控制,但却未予有效执行,从而导致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大部分失控。在测试检查有关的业务活动时.差错的发生非常频繁,差错发生率很高。因此,审计人员无法信赖该单位的内部控制。此时,审计人员通常要对经济业务和会计报表项目实施较为详细的实质性测试,以获得支持审计结论的足够证据。  | 
 三. 内部控制测评结果的利用
  【2003年试题】
  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审计人员不拟进行符合性测试时,可将控制风险水平直接确定为:
  A.最高 B.适中
  C.最低 D.忽略不计
  【答案】A
  【解析】考点属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有关要素的关系
        
 
                
                            
                            培训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