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内部审计中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3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审计风险的产生有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原因。所以在进行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过程中,也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规避客观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规避客观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首先就需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学习与了解,让内部审计工作的期待值能够最大限度接近真实,而不会凭借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与领导者的一厢情愿,夸大审计结果预期。

  其次,制定详细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及细节流程都是由审计组织管理部门批准之后才能切实实施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是明确指出内部审计工作目的、工作权限、工作具体任务以及具体责任归属的重要文件。在工作规范制定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整理现有的审计资源,审计工作能够使用的工作手段,审计目的、权限等内容,要努力做到资源、手段、权限、目标、责任多方的平衡协调,这样管理层才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审计工作及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合情合理的审计预期。

  再次,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资源不是无限量的,审计工作也必须具有准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准审计风险存在的地方,从而让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发挥。此外,在审计计划制定过程中要明确各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这样能够帮助组织管理层对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重点都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第四,审计工作不是一项独立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及相互作用,所以作为主管审计具体工作的审计机构,必须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领导层的沟通协调工作,要及时进行审计工作开展进度的汇报,加强与管理层、领导层的协商、讨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加强沟通,寻求理解、支持,进而找到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通过不断的沟通协调和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防范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同时也能够让管理层、领导层了解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能够进一步确保审计期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科学的范围之内,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

  第五,内部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同时也需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和控制,比如对提供虚假资料被审计人进行严肃问责,对直接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度进行跟踪调查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让内部审计工作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控的工作环境之下,让内部审计能够健康、良好地开展下去。

  (二)防范主观因素引起的内部审计风险

  主观因素在内部审计风险发生过程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具备内部审计风险意识、是否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是否具有较高审计工作责任感等等。

  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升,在提升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方面,一方面可以采用调整审计工作队伍结构的方式,让经验丰富、工作责任感强的工作人员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让新人员能够在工作当中不断向前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学习新观点、新技术的机会,加强组织内部的交流学习。

  其次,要切实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审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确实存在的,所以只能加强风险的识别能力以及防范能力。第一,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特殊性,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养成严肃认真开展工作的习惯,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汲取前人的经验,通过不断地归纳总结分析讨论,制定出更为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第二,审计人员还要学会自我保护,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

  再次,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相关制度的建设,比如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约束机制。通过约束机制,让审计工作人员更为自觉地避免错误行为,提升工作的警惕性、责任心。通过激励措施,让审计人员感受到工作成绩 该内容 由中 审网 校所属www . au d itc n.com与自身经济利益的切实关联,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